Hello World
Hi there! 欢迎来到EmilyBear的小站!这是一个在GithubVercel托管的站点,现在的站点由Hexo框架搭建而成。这个小站用于记录一些自己的随想,也会在合法范围内转载一些我认为有价值的信息。
“关于”页面历史版本
2022年11月16日
EmilyBear / EmiliaBear 这个名字,很土很俗,没什么文化内涵,单纯是我自己喜欢,本站名字 艾米莉的蜂蜜屋 也如此,我喜欢小熊,小熊喜欢蜂蜜,就叫蜂蜜屋了。
虽说当时取名没想太多,不过现在想来,这个名字大概很有东南亚风味。正巧,我出生在中国西南山水甲天下之桂林,桂林位于广西,和东南亚往来频繁。我不是原生本地人,只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农民不再被集体生产束缚,开始进城打工,每个城市多少都有农民工流入,当时桂林工业还未彻底衰落,GDP和柳州、南宁相差不大,对同省农民工而言还有些吸引力。
改革开放塑造了我的家庭,也塑造了我这一代将要实现现代化的新人,我出生后的十年,正逢互联网在中国兴起,在无数青少年心中埋下互联网技术的种子,虽然后来我技术糟糕,没能成为秃头的程序员,但不妨碍我对计算机技术的爱好,以及对技术终将推动文明进步的信心,正因如此,我才能写出这篇文章。互联网技术创造了全新的社会关系,不仅让我与千里之外的陌路连结起来,还有我与身边的好友也产生了更多的联系,新的社会关系也塑造了我的其他爱好——电子游戏和足球,电子游戏的魅力不必多言,足球正是我在游玩足球游戏时爱上了这项运动。当然我的爱好可不能只停在互联网层面,否则就不叫爱好了,由单纯地做一个玩家,到关注中国的电子游戏文化(电子竞技除外,我是电竞的坚决抵制派)和更大范围的二次元文化(我只是个看动画片儿的观众),由虚拟的率领中国队夺得世界杯冠军,到参与社区足球运动,关注现实的中国足球为何总是与世界杯资格失之交臂。
互联网也不完全是正面影响人。COVID-19疫情,不仅带来了新型病毒的几次变种,让中国社会苦不堪言,也带来了后现代的病毒,一切民族主义的宏大叙事出现以超越十年前的速度被解构被唾弃,失去了精神的依托,只剩下自己幻想一个境外和共产主义的乌托邦。早在疫情前便有苗头的中国经济迅速下滑、地方矛盾,冲击着社会的稳定团结,社会似乎在大踏步走向保守,还有不少“经济学家”“人文学者”背后捅刀子。不断奋斗的未来看上去虚无缥缈,反而让自己越来越活得不像自己了,中国人民难道无法承担历史重任了么?每每在互联网为现状而感到沮丧时,不妨放下联网的设备,看看周围平凡的劳动者他们的世界,听听他们想法吧,尽管如此艰难,他们用自己的劳动表明对未来依然有着充足信心,相信中国共产党必将引领中国走向复兴,中国人民必将实现自己的伟大复兴,中国需要回到高增长时代的工人和实干家而不是过多的社会评论家和无病呻吟。嗯,幼稚的宣传语调似乎太明显了,其实就是我或许遭遇困难在摆烂,但我从未放弃美好的追求,好像又太中二了。总之,无论互联网、“经济学家”如何说中国如何崩溃,也不会影响我继续热爱中国这片土地,人总归是要有点信仰的。
这个站点上线六年(实际在公网上是一年)多了,据Google Analytics记录有6500左右访问量,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在站点介绍里说了,这个小站用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和热爱之物,成为自己的精神暂留地,热爱之物是什么呢?足球、游戏,还有我所生活的这方水土。建站记录放在“站点文档”分类,更新记录放在更新日志了,这里不再记述。希望这偏僻的小站能继续坚持下去,至少坚持四年五年,在流变的网络社会留下一点痕迹,如果小站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更是我的荣幸。右侧介绍下的社交网站的Telegram链接是自己搞的一个转载自认为有价值的中国游戏新闻,一般和这个站点没什么关系,除非什么时候我找到了可以同步发布的方法。
为节省流量,本站开启了图片懒加载,RSS阅读不会展示图片,还请见谅。另外,小站不会首先交换友链,只是交换而不交流,友链就不称其为“友情”了,而我也没有精力去维护这新增的无数“脆弱”联系,所以小站“链接”页面只收集互联网漫游时发现对上电波的网站,如站长不希望站点被我收入链接中,可直接在“留言板”告知。
2021年5月21日
这个站点是2021年4月底重建的,托管于Vercel,重建原因是突发奇想,之前的事情可以看更新日志。
虽然现在站点的底部写着 © 2016-2021
,但人总喜欢尽可能把历史向前追溯以显悠久。在2016年的寒假,因一个虚拟主机服务商提供的免费试用,我成功建立起了自己的站点,只不过代码几乎是移植别人成形的站点~~。然而由于当初建站的想法只是三分钟热度,免费服务到期时也不想再续了,于是之后几年这个站点实际上都是处于404状态,直到2020年,COVID-19冠状病毒病疫情居家,自己的热情又燃起来了,不过由于自己懒和课务繁忙等原因,站点什么内容也没有,一直推迟到了次年4月才将站点正式上线,也就是写出了这篇文章。站点最初是以Github Pages方式存在,后来因为Github在中国大陆访问情况堪忧,而且完成Github Action自动部署后发现Github上的静态站点可以不放在Github Pages上,遂转至Vercel。
“新生”的小站之所以选择Hexo框架,记不清了,可能是冲着丰富的主题来吧,关键是静态站点无需服务器即可自由部署。我最初写这篇文章时,站点采用了Next主题的Mist风格,现在本站使用的是Butterfly主题。站点生成后就是一些微小而繁琐的美化工作和自动部署。建站和编辑主题花了我三天的业余时间,代码是四处抄来的,自己可怜的知识几乎没有发挥作用。
本站的头像来自于MISSILE228 的绘画作品:ナチュラルファンタジー,网站背景时常更换,大多数时间的背景来自于 堀愛里 的绘画作品:ぱっつん。
2017年7月10日
您好,欢迎来到EmilyBear’s Zone,这是EmilyBear的另一片空间。